国内在职博士、在职硕士、MBA/EMBA培训资源分享平台 »
||||

清华北大学生“统治”美国博士学位

【在线报名】 详细咨询电话:010-59796680

  在南开大学新生物楼,海归教授沈月全的实验室对门,挂着另一位年轻教授刘星奇的铭牌。在美国他们就是熟人,刘星奇还是普渡大学博士后时,接受沈的邀请做学术访问,2008年决定留下来。

dedecms.com

  沈月全说:“我一直在‘拉拢’国外的朋友回来。”这些朋友有的南下去了厦门大学,有的北上到了清华大学。“总之,愿意回国的越来越多了。” copyright dedecms

  30年来,随着中国的进步,海归逐渐由偶然现象汇成涓涓细流,并形成一股归国潮。最近5年间留学归国的人数,比此前25年的总和还要多。来自教育部的数字显示,1978年到2007年年底,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共31.97万。其中,1978年到2002年年底的留学回国人员为15.27万。而2003年至2007年的5年间,这一数字就达到16.7万。

织梦好,好织梦

  如果要感谢归国潮给中国带来的显著变化,就不能不提到30年的留学潮。事实上,这批留学生得益于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1978年,邓小平“成千上万”派遣留学生的指示,引发了规模空前的留学潮。教育部统计,1978年到2007年年底,全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21.17万。 dedecms.com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认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政策,“使中国在海外储备了很多人才”。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最新报告显示,美国的研究型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北京大学,第三位才是美国本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织梦好,好织梦

  自1957年至今,芝加哥大学的全美民意调查中心负责跟踪每一学年的博士学位获得者情况并发布年度报告,最早的数据始于1920年。这项研究是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院、国家人文科学捐赠基金会、教育部、农业部、宇航局等6家联邦机构的支持下开展的。

copyright dedecms

  本报就此做出报道后,一些评论人士担忧人才外流的问题。但对于中国高校出产了最多的美国博士,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大陆学生陈海亮表示“可以理解”。陈海亮是留学信息网站O fferR ain.net创办人之一。这家网站的另一位创办人陈海勇表示:“这很正常,中国人本来就多,加上教育发展了,更多的人有机会出国深造。” 织梦好,好织梦

  “一方面,中国是人口众多的教育大国,在绝对数量上没有其他国家可以比拟。另一方面,国内的博士学位含金量还不够,更多的优秀人士愿意出国去读。最后一条,中国日益国际化、留学环境的日益便利也是重要原因。”

dedecms.com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芝加哥大学博士生郭昊对记者说:“这种现象挺好的,毕竟美国的学术水平高得多,国内的博士生虽然多,但博导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中国学生不去美国,那么好的学术环境肯定也会招印度的学生来补充。何必和好的条件过不去呢?” 本文来自织梦

  不过,一些人士也对中国人醉心博士学位提出不同意见。一位留美中国学生认为,近年我国盲目读博士学位的太多了。这需要就业市场慢慢调节才能改善。

内容来自dedecms

  “希望我们的同胞们是经过理性思考来决定自己的读书计划,而不是想当然地以为不停地读书,拿到最高学位,或者拿很多学位,就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内容来自dedecms

  而加州伯克利研究生部的数据主任朱迪•苏对《科学》指出,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学生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就能有较宽的职业选择余地,外籍学生可能更需要凭借博士学位来找一份好工作。 copyright dedecms

  在“海外华人第一门户”未名空间上,有人就“清华北大毕业生‘统治’美博士学位”话题发问:“这是好事,还是悲哀?”

内容来自dedecms

  一则回答是:“既是好事,也是悲哀。” 织梦好,好织梦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 在职考研考博网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 版权均属本网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 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 稿件来源: 在职考研考博网 , 否则本网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 其他媒体 或者 未注明来源 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版权归原单位或个人所有. 本网为 非经营性网站 , 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教学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 请您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们将立即删除.
热点推荐
阅读排行榜